人类的崇拜曾落入过中世纪的至暗期,也进入过宗教改革家们勇敢捍卫真理的护教期。随后,来到19世纪末至20世纪末的恢复期,这近百年的礼拜恢复运动给欧美地区的崇拜带来了重大变革。
日前,一位来自神学院专门从事崇拜学研究的刘教授通过讲座的方式,为大家剖析了基督信仰的“崇拜学”。
以下内容为其中第四部分:礼拜恢复运动。
刘教授说:“‘礼拜恢复’实际上从宗教改革时期就已经开始了。当时对于天主教而言,礼拜剩下的更多是弥撒,简单来说就是更重视圣餐仪式。所以,他们需要恢复上帝话语的教导。而基督新教更强调话语的分享,对他们而言,需要加强的是圣礼,也就是圣餐。一言以蔽之就是各自要恢复被削弱的部分,让圣餐和圣言两方面得到均衡。”
一、重现初代教会的崇拜和精神
“恢复礼拜运动其实是‘教会复兴运动”的一部分。”刘教授解释说:“初代教会有很多重要的敬拜遗产,但后来的教会丢失了。这其中包括对主复活的喜乐与激动、对上帝国度的体验、与主的团契、圣言及圣礼的平衡。其实教会是可以通过敬拜显示合一的。”
二、天主教恢复圣言与新教恢复圣礼的改革
刘教授分别讲述了天主教与新教各自所做的礼拜恢复工作。
“对天主教而言,20世纪60年代,罗马天主教-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进行了真正的内部改革。在礼拜方面,最重要的是恢复了礼拜中的圣言。他们制定的新教律要求,每场礼拜都要诵读新旧约,从而恢复了圣言(宣讲的道)作为初代教会崇拜最核心的支柱地位。”
“新教教会则意识到圣礼的意义和重要性,认为圣餐是初代教会礼拜另一个被失落的核心内容。他们在崇拜中开始恢复圣餐,也就是圣礼(看见的道)。”
刘教授还举例提到天主教与新教中的一些细节上的调整,她说:“1962年后,天主教的神父从过去向着十字架、背对会众做弥撒,后来转身面向了会众;而且早期天主教只有圣餐桌,但后来就设计了讲道台。对于新教的话,他们增加了圣餐桌。十字架下的讲桌上面也会放有有摊开的圣经,用于纪念圣餐的重要性。”
“由此可见,世界各地无论旧教还是新教的教会,在礼拜中,都朝着恢复‘圣言’与‘圣餐’这两个核心支柱的方向发展。”
三、“四重敬拜结构”的形成
随后,刘教授分享了在礼拜恢复运动中逐渐形成的“四重敬拜结构”。她说:“在宣讲圣言前加上聚集。因为我们要礼拜,先得有聚集,也就是入席;领圣餐后加上散席,也就是差遣。从而得到了‘入席’、‘圣言’、‘圣餐’和‘散席’的四重崇拜结构。”
“这样初代教会的敬拜方式也逐渐得到了恢复。”
她还提醒大家:“当我们策划自己教会的礼拜时,就可以使用这基本的四步。如果没有圣餐时,便简化成三步。”
四、圣餐不仅是仪式,更是有关耶稣基督复活的圣礼
刘教授分享说:“天主教强调耶稣的受难、牺牲;而新教强调耶稣的复活。但我们有必要回归到初代教会的崇拜起源,门徒们聚集在一起擘饼庆祝主的复活。所以,圣餐的真正意义在于分享复活的喜乐。耶稣复活,我们也会复活,一起享受天国的筵席。”
“如果有新人过来教会,他没有受洗,我们就不让他领受圣餐,结果对方就很生气。在世人眼中那就只是小小的饼,但在基督徒眼中那象征着主的身体。”
“即使是我们很爱的人、随时随地和我们在一起的人,但他没有得救,我们就不能一起去天国。好比去坐飞机,护照也需要人手一张,这是无法顶替的。救恩也如此。”刘教授补充到。
“宗教改革后,天主教一味遭到反对,圣餐次数也减少了。但通过礼拜恢复运动,大多数新教教会、传统的东正教会和罗马天主教会现在都举行圣餐礼。”
基督时报特约/自由撰稿人文章,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,供读者参考,基督时报保持中立。欢迎个人浏览转载,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!
凡本网来源标注是“基督时报”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。未经基督时报授权,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、公共网站、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。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、微博、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,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、作者与链接地址(URL)。其他公共微博、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,请通过电子邮件(jidushibao@gmail.com)、电话 (021-6224 3972) 或微博(http://weibo.com/cnchristiantimes),微信(ChTimes)联络我们,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。